山崩地裂的磅礴气势使人震撼,青山绿水的钟灵毓秀令人流连,如梦似幻的浮光掠影让人沉醉……这些,我敢说,西湖都没有,她有的只是对于我来说非常熟悉的亲切感。
也不知道多少年前,我被水管运输到这里,开始了囚禁生涯。所谓囚禁生涯,就是在这西湖的两岸之间荡来漾去。偶尔微风拂过,给我泛开涟漪,再配合一点阳光施舍的光辉,就变成了人们口中的“波光粼粼”。刚开始我很新奇,对这个陌生的小地方满是好奇,跟着游船到处闲逛。兴趣缺乏时,就盯着那座白桥旁依附着的杨柳看。柳好像患了软骨症,在我身上都荡不开波纹的风,却能轻松地将她托起。在空中摇摆几下,一松手,柳就无力地垂下。柳叶边微微泛黄,果真衬托她“病美人”的称号。白桥像是一位带着书卷气的公子,好似承受不了什么大的风浪。
平时,我最喜欢去湖心岛,并不是因为那儿有多么漂亮,而是她的幽静。我常会把自己冲到岛上边缘的树根上,闻着美妙的草木清香,好像外面那个纷纷扰扰的世界与我无关。我凝视着那个裹着千百年沧桑的红瓦亭子,想象着关于她的传说。
我喜欢松树沙沙的余音绕梁,喜欢老人们在“荷亭唱晚”时的抑扬顿挫,喜欢夏日里荷花的亭亭玉立以及“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意,喜欢西湖书院里的朴实气息,更喜欢被涂上明媚色彩的整个西湖!
也许,西湖的景色并不那么吸引人;也许,西湖的历史并不那么丰富多彩;也许,西湖在很多人眼里平庸无常,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有我熟悉的气息、脚步,还有生命的印记。
在我的眼中,最美,亦是如此。
■湖滨小学六年(4)班吴嘉欣
点评:很优美的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西湖水的自述将她拟人化,不仅写出了西湖的美,更写出西湖水对西湖的情感:新鲜好奇——厌烦无聊——留恋依赖。人的情感何尝不是如此呢?
指导老师:范凤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