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燥热。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是7月11日,我上街去买东西。
恶毒的阳光恨不得把每一个行人都烤得生了烟。那柏油马路干得好像快要枯竭的河床。每一个人行色匆匆,都想马上回家躲到空调房里去。
出了超市,一股热浪迎面扑来,阳光照得我睁不开眼。但是在对面商店旁的角落里,我看到了这样三个人。
他们都是外来的打工者,在这一带正施工的工地上打零工。也许是太累了吧,他们竟然顶着太阳睡着了。
最中间的那个男人头戴安全帽,仰天靠着铁栏杆,他的左肩膀,倚靠着另一个男人。最右边的那个男人,靠着自行车的轮子,睡着了。而他们的身后,是即将建成的气派的洋房。
这些街头的睡姿,都是高难度的动作。一张椅子、一堵墙、一个角落、一个膝盖、一辆推车、一堆报纸……都有可能成为临时的“床铺”,或倚、或躺、或靠、或伏、或蜷、或抱……都有可能让他们进入梦乡。他们的睡姿,让人捏一把汗,也让人心痛不已。
如果可以,谁不希望躺在家里美美地睡觉呢?可是,他们做不到。他们大多是一些体力劳动者,风餐露宿。既没有办公室,也没有可以趴一趴的休息点。他们来自遥远的农村,在这个繁华、热闹的城市,很可能还没有落下脚;即便住下了,也永远是城市最偏僻的一角,用砖头垒成的硬板床。他们做着最苦最脏最累的活儿,但他们没有丝毫的怨言。
此刻,他们乏了,倦了,就以一种在文明人看来不雅观的姿势,打个盹儿,休息一下。这一种极不舒坦、最不设防的姿势,让我深深着迷。
我忽然想到,与那些心事重重、辗转难眠的人相比,能以这样一种艰难的姿势,坦然入眠,多么快乐;与那些生活在尔虞我诈环境中的人相比,能在城市街头无牵无挂、安然入眠,多么幸福。
嘘,小声点儿!他们睡着了,请别惊扰他们。
★福州外国语学校初二(10)班郑媛
点评:作者选取了一个特别的角度,以小见大,赞扬了这个城市的建设者,观察细致,联想合理,饱含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