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刺骨的寒风中疾走,瑟瑟的风打在脸上,阵阵刺痛。我裹了裹外套,这股凉意与刺痛却一直蔓延到骨间、心间。刹那间,一种莫大的悲痛在心中蔓延开来。前天,二伯苍白的微笑还在我眼前,但一夜之间,我却眼睁睁地看着他化成一堆骨灰。原来一个人的生命竟然如此脆弱,仿佛一块玻璃丢到地上,顿时化为碎片。
脚下的步伐有些失魂落魄的踉跄,隐约听见似有若无的二胡声。是一曲《梁祝》。嘴角有了苦涩,演奏的年轻人一定没有目睹过生命消亡的时刻,不明白生命的渺小,渺小到随时随地都可能面临着死亡。带着悲凉向前走去,却发现原本模糊的二胡声变得清晰了。压抑的琴声和音符,在我的耳畔缭绕,我惊愕地发现在这样的音乐中,找不到一丝悲凉与落寞,反而透着一股蓬勃欲发的生命力。这股生命力与《梁祝》的凄美糅合在一起,让人觉得亲切与温柔。心中诧异,不觉循着琴声而去,想目睹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年轻人。
琴声愈来愈清晰,豁然抬头,却发现拉二胡的竟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我顿时愣住了,柔美的曲调竟在一双苍老的手中缓缓流淌!我小心翼翼地走向老人,生怕惊动了这位倔强的老人。
老人是垂着眼的,但娴熟的动作却错落有致——他是用心来演奏的吧,只有用心来演奏的曲子,才能真正打动人心。老人的手指微微颤动,似乎苍老得握不住那几根弦,琴声也在这一刻有了破碎的痕迹,但是那股生命力却仍是源源不断地流淌着——直到我心间。
似乎感受到我的注视,老人睁开眼睛对上我的目光,微微一笑。老人的微笑是那样平静与祥和,仿佛根本不是一个卖艺的老者,而是在用手中一把二胡演奏着他的生命。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本不属于老人却依旧从他的一举一动中流露出来的生命的力量。
柔美的二胡声,就是他生命的声音,这种不一样的苍老的生命力给了我全新的感受:并不是年轻人才是有活力的,老人也一样有着属于他们的倔强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浸透着对岁月沧桑的深刻理解与诠释。
倾听生命的声音,倾听不一样的生命力!
■时代中学初三刘佳欣
点评:这是一则充满人生哲理的叙事抒情散文,作者通过对老*奏琴音的理解,感受到老人也有“属于他们的倔强的生命力”,文章题旨深刻,令人回味。
指导老师:薛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