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读、多背好文章、范文。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英语文章也是如此。平时多读多杯背好文章、好句子、谚语、俗语,写书面表达十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这些句子、文章往往就在我们身边。
e.g.
(1)Proverbs:
DoinRomeasRomansdo.Eastorwest,homeisbest.Romewasnotbuiltinaday.Homeiswheretheheartis.(摘自《英语阅读训练》第二册上29页)
(2)Usefulstructurea.Itistimeforsb.todosth.(初中英语第三册lesson10)
b.Iwouldliketo……(初中英语第三册lesson12)
c.beusedto……(高中英语第二册上lesson7)
d.Itis+adj.+todosth.(高中英语第二册上lesson11)
e.Ittakessb.sometime/somemoneytodosth.(高中英语第二册上lesson38)
(3)Goodsentencesa.Thankyouforteachingussowell.(初中英语第三册lesson1)
b.BestwishesforTeachersDay.(初中英语第三册lesson4)
c.Itsreallyniceofyou.(初中英语第三册lesson18)
d.Ihopeeverythinggoeswell.(初中英语第三册lesson30)e.Wedontthinkthereisanythingofinterestinyourpictures.(高中英语第二册上lesson2)
f.Theproblemisthat300peoplearedyingeachdayfromillnesscausedbysmoking.(高中英语第二册上lesson6)
(4)Goodexamples:
Hello,everyone.Ihavesomethingtotellyou.ItisSundaytomorrow.WeregoingtovisittheMonkeyIsland.Therewecanseetheanimalsandwellclimbthehill.Wewillgotherebybus.Letsmeetathalfpastsevenatschoolgate.WellhavelunchattheMonkeyIsland.Sopleasebringsomefoodwithyou.Thatsall.Thankyou.
“熟能生巧”这是古训,同样适用于英语写作。在平时学习中多留意,多收集素材,写作时就不会手忙脚乱,无从下手。只要你能坚持多读、多背好句子,好文章,便可轻松写出满意的文章。
三、亲自实践,动手写作。
“临渊羡鱼,不如归而结网”。如果仅仅掌握了写作技巧,熟背了大量文章,不亲自动手实践还是不行,没有一成不变的文章让你照搬。
动手写作,好处有二。第一练字,可写出一手干净,整洁漂亮的handwriting;第二可查错补缺,只有通过练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与缺陷,便于老师、同学帮你修改、订正。毕竟,说和写是两码事。
一星期至少要练写一篇,纠正之后抄写于固定的书面表达练习本上。这样日积月累,考前只要翻翻自己的“作文本”,即可胸有成竹,fullofconfidence.这个习惯一定要养成,对学生会有很大帮助。
四、注重语言环境的使用。
英语毕竟不同于中文,有它特定的语言环境及特点,有些词还有历史典故或特殊含义,作为英语学习者要特别注意这方面问题。例如:表示“我是李雷”,日常用语表达为“ImLiLei.”,电话用语则为“ThisisLiLeispeaking.”;JohnBull指英国人,UncleSam则是美国人的代名词。
一些放于特定环境下的习语:
1.Youlookthepictureofhealth,(您看起来身体健康)
2.blacktea指的是红茶而非黑茶)
3.bigapple是NewYork的代名词
4.Centigrade(C)指摄氏度,Fahreheit(F)指华氏,两者之间有区别。
5.B.C.指公元前,A.D.指公元。
6.VOA指*,BBC是英国广博公司。
7.AmericanIndian指印第安人而非印度人。
再如,写一篇人物简介,介绍马克/吐温。那么,你必须了解他是美国19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马克/吐温是其笔名,他写过很多小说,著名的有《汤姆索耶历险记》,深受全世界读者喜爱,MarkTwain,TomSawyer也是你必须掌握的知识。
这个环节不能忽视,否则写出的文章不地道,甚至会产生歧义。
总之,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差是大多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但这种能力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又尤为重要。每个学生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按照本文讲述的方法去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所收获。
Thereisawill,thereisaway.